全国各地最低工资标准出炉,关于工资你了解多少?

全国各地最低工资标准出炉,关于工资你了解多少?

劳动保障部门会对当地的经济、物价、就业等情况进行全面调研和评估,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在综合考虑各方意见和调研数据,报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备案后,由省级人民政府批准施行。当地政府做出最低工资标准调整的决策后,通过官方渠道向社会发布。

另外,对于传统的全日制用工形式,最低工资标准是普遍适用的,但非全日制劳动者也同样受保护。例如,一位超市的兼职收银员,每小时工资必须符合当地非全日制小时最低工资标准。

加班工资的计算

之前我们更新过一篇文章《法律视角下的“强制下班”,是打破枷锁反内卷还是线上工作变相加班?》,不少粉丝私信询问,如果自愿加班,加班工资应该如何计算?

加班工资是劳动者权益的核心内容之一,但实践中常因计算基数、倍数标准不明确引发争议。

在我国,标准工时制是最常见的工时制度。根据法律规定,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 8 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 40 小时。这是计算加班工资的基准工作时间。例如,每日工作8小时后继续工作,就属于加班。

针对综合计算工时制的劳动者,在一个计算周期内,如果总的工作时间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超过部分视为加班时间。而不定时工时制的劳动者,一般情况下不存在加班工资的说法,但在部分地区,如果用人单位安排不定时工作制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工作,仍可能需要支付加班工资。

加班工资是如何计算的呢?不同情形下的加班工资计算也不相同。

1、日常加班。日常加班工资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 150% 支付。

计算公式为:加班工资 = 工资基数 ÷21.75(月计薪天数)÷8(小时)×1.5(倍数)× 加班小时数。

2、休息日加班。休息日加班工资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 200% 支付。如果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后,能够安排补休的,可以不支付加班工资;不能安排补休的,应当支付加班工资。

计算公式为:加班工资 = 工资基数 ÷21.75×2(倍数)× 加班天数。

3、法定假日加班。法定假日加班工资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 300% 支付。法定节假日包括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

计算公式为:加班工资 = 工资基数 ÷21.75×3(倍数)× 加班天数。

在职场中,有很多公司选择将调休替代加班工资,这样可以吗?不一定。只有休息日加班可调休,工作日与法定节假日加班必须支付现金。

特殊情形下的工资

特殊情形工资是指劳动者在非正常工作状态下,依据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用人单位仍需支付的工资。这类工资的支付不基于实际劳动量,而是基于特定法律义务或社会责任的履行。例如病假、婚假、产假等。

1、病假。病假工资的计算基数一般为劳动者所在岗位相对应的正常出勤月工资,不包括年终奖、上下班交通补贴、工作餐补贴、住房补贴、中夜班津贴、夏季高温津贴、加班工资等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病假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

病假工资 = 计算基数 ÷ 21.75 × 病假天数 × 病假工资支付系数

2、婚假。婚假期间工资按照劳动者正常出勤工资支付。一般婚假为3天,部分地区可能延长至10天或15天。

3、产假。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这体现了国家对女职工生育权益的保障,确保她们在生育期间能够获得经济支持。

产假期间工资按照女职工生育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支付。

4、丧假。丧假期间工资按照劳动者正常出勤工资支付。一般丧假为3天,直系亲属丧假可能延长至5天。

5、工伤假。工伤假工资的计算基数为劳动者工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用人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6、年休假。年休假工资的计算基数为劳动者日工资收入。用人单位经职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职工年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年休假天数,应当在本年度内对职工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按照其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其中包含用人单位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未休年假工资 = 计算基数 ÷ 21.75 × 未休天数 × 300%

7、其他特殊情形。

● 高温津贴: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

● 夜班津贴: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从事夜班工作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夜班津贴。

● 孕期、孕期、哺乳期工资:孕期、孕期、哺乳期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休息、哺乳等活动,视为正常出勤,工资照发。

工资法律知识如同劳资关系的 “天平”,既为劳动者撑起权益保护伞,也为企业划出合规警戒线。在法治社会中,无论是劳动者还是企业,唯有敬畏法律、善用法律,才能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当纠纷发生时,及时寻求专业帮助,既是对自身权益的尊重,也是对法治精神的践行。

编辑:众众

审核:邱邱

法律审核:小元律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365bet亚洲投注 蜀门 V7.4经典版本更新汇总

蜀门 V7.4经典版本更新汇总

📅 07-31 👁️ 5798
bt365备用网站 4s店卖一台车能挣多少钱?究竟靠什么盈利的?4S店经理说出实情
365bet亚洲投注 《王者荣耀》韩信白龙吟皮肤价格 白龙吟皮肤折扣